近日,我校郝利峰教授团队联合浙江睿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一种利用水热工程构建三重尺度高耐蚀性的涂层。相关研究成果以“Hydrothermal Engineering of Triple-Scale Corrosion Resistance: Structural Barrier,Oxygen Vacancy, and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in Ce-NiCo-LDH Coatings”为标题发表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上。湖州学院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通讯单位,《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为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9.7。
金属材料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但全球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5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产出的3.4%),并伴随严重的安全风险。传统防护策略如涂层、缓蚀剂和合金化虽有效,但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涂层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化学可调性展现出显著优势。水热合成法能有效提升LDH涂层的屏障性能和耐久性,然而纯LDH涂层因活性位点不足和亲水性,易受电解质渗透影响而降低防护效果。Ce-NiCo-LDH涂层通过多尺度协同机制实现金属长效防护。其基础防护源于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物理屏障效应:垂直取向的LDH纳米片在材料表面构筑迷宫状拓扑结构,显著延长腐蚀介质(如Cl⁻离子和水分子)的扩散路径,同时层间通道通过静电吸附作用捕获侵蚀性离子,延缓其向金属基体的迁移速率。
上述工作得到了湖州市重点项目2024ZD2053支持。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1979725013724